日前,有媒体在报道中揭露了部分博主伪装医生,打着科普幌子带货卖课、博取流量的行为,让医疗科普变了味、走了样。消息一出,引起了广大网民热议。
由于短视频信息量大、表现力强、直观性好,更加符合公众的观看习惯,越来越多的医疗从业人员通过医疗科普短视频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,帮助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。今年8月,抖音平台发布公告称,平台过去一年新增1.3万名医疗专业科普创作者,新增科普视频370万条。在创作者们的努力下,抖音医疗各类科普视频一年内13.1亿次被收藏,收获30亿次点赞。公众对此类作品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。
医疗科普短视频火爆的同时,也存在伪科普、乱科普的现象。比如,有的博主对网络上的医疗信息断章取义、拼凑剪辑,导致错误频出;有的博主为了博眼球发布“擦边球”内容,违背公序良俗;还有的博主打着医疗科普的幌子,为了商业利益不惜夸大药品功效,诱导公众端外就诊;等等。医疗伪科普短视频的存在,不仅会导致“劣币驱逐良币”,影响医疗行业的公信力,甚至可能产生耽误病情等严重后果,危害公众生命健康。
实际上,有关部门和短视频平台已经注意到了这些乱象,并采取了相应措施。比如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《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》中规定,禁止以介绍健康、养生知识等形式,变相发布医疗、药品、医疗器械、保健食品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。一些短视频平台也先后制定了医疗健康内容治理规范,要求发布相关内容的博主提供真实姓名、所在医院及职务信息,并接受身份审核。这些措施虽产生了一定功效,但针对解决医疗伪科普乱象还需下猛药。
完善法律规范,加强内部监管。一方面,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立法,修订或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,明确界定医疗科普短视频的内容标准、发布资质、审核流程以及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,确保有法可依、有章可循。另一方面,各大医疗机构也应当注意加强对内部人员和证件的管理,特别是要禁止在职医生从事各类短视频带货工作,防止出现医疗“掮客”现象。
当前,各个平台在医疗短视频博主身份审核上存在很大差异。有的平台要求提供完整的在职在岗证明,有的平台则要求提供医师资格证书即可,还有的平台对于药剂师、护士等身份证明也同样予以认可。针对这些情况,平台之间应相互协作,统一医疗短视频博主身份审核标准,细分专业方向,并对其中的必要信息予以公示,防止出现跨专业、跨科室科普的情况,维护医疗科普的严谨性。同时,还要实施动态监管,定期复核博主身份与内容,避免有人借用、盗用医生身份。
医疗行业关乎生命健康,维护相关信息的专业性、准确性至关重要。平台不妨组建由医学专家组成的审核团队,对医疗科普短视频内容进行抽查评估,确保内容符合医学常识和科学原理。同时,还可以引入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作为辅助手段,快速识别可能存在的虚假、误导性信息,提升审核效率与精准度。